;
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已经来临,集成电路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支撑,工艺技术正逐步趋近于物理极限,传统冯诺依曼架构带来的芯片成本不断提高。因此,芯片业巨头和研究机构一直在探索人工智能芯片的解决路径。当前,人工智能芯片的技术路径主要分为三类:01 以英伟达公司为代表,围绕GPU布局人工智能芯片。GPU芯片...
2025-01-19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蓝字关注我哦~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请“设为星标”哦~ 点击上方“慧谷动力科技”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为贯彻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部署,营造行业创新氛围,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培育产教融合生态,进一步发掘优秀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赋能行业可持续发展...
2025-01-191月7日,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消费电子展上,英伟达发布了全球首个自动驾驶芯片Drive Xavier。被称为“AI教父”的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发表了讲演。 今年的CES上,芯片巨头英伟达发布了全球首个自动驾驶芯片Drive Xavier,自动驾驶芯片市场争夺战已经打响。 当地时间1月7日,在美国拉斯...
2025-01-19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编译自igorslab AMD芯片堆叠,革新未来处理器设计。 AMD 的一项新专利申请表明,该公司正计划将“多芯片堆叠”方法集成到其未来的处理器中。这可能涉及在单个封装中重叠排列较小的芯片和较大的芯片。该专利描述了一种创新的封装策略,其中较小的芯片部分排列在较大的芯片...
2025-01-19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婉莹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腾讯首次正式披露芯片研发进展。 11月3日,在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透露,面向业务需求强烈的场景,腾讯有着长期的芯片研发规划和投入,目前在三个方向上已有实质性进展。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2025-01-192020年的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外部不可抗因素的出现导致一些小众厂商进入了生死挣扎阶段,而中大型的智能手机厂商则为了保住自家的市场份额加速发布新机频率,同时增加营销成本扩大推广范围,好在中国市场的恢复速度较快,目前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降至最低,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也逐渐趋于稳定,但在IDC最新发布的20...
2025-01-19#2024广州国际车展# ai算力芯片功能差点,有部分企业有一定的基础。 能替代美国英伟达ai芯片的国内企业有没有,能自产自销吗bat365在线登录网站?国内有一些企业在AI芯片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英伟达的AI芯片,并且能够自产自销,以下是部分企业介绍: 寒武纪 - 产品: 寒武纪成立于...
2025-01-18电子产品需求降温,芯片业或将迎来“最冷夏天”。 近日,芯片制造巨头美光(Micron)释出了远低于预期的第四季度业绩指引,盘后股价一度跌超6%,华尔街将其作为一个不详的信号。 美光的财报中,虽然第三财季的的营收仍然符合预期,但该公司预计截至8月份的第四财季收入为72亿美元,比华尔街的预期低了21%。这将使该公司...
2025-01-18中商情报网讯:电源管理芯片(PMIC)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电子设备中的集成电路,它负责控制和管理设备的电源供应,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电源管理芯片通常包括多个子模块,如电源开关、电压调节器、电池充放电管理等,这些子模块共同协作,以满足设备对电源的不同需求。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游应用市场的拉动以及国产替代化的推...
2025-01-17关注并标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阅读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联网商业 ━━━━━━ 来源|星球日报(ID:o-daily)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频生,核心技术成为掣肘,发展和培育民族科技,实现在核心、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显得尤为重要。而民族科技的技术突破口究竟在哪里? 近日,中国工程...
2025-01-17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IBM公司科学家实现了“跨芯片”量子纠缠——使两块“鹰”(Eagle)量子芯片成功纠缠在一起。每块量子芯片拥有127个量子比特,两块芯片共同完成了需要142个量子比特才能完成的计算任务。目前,单块芯片一次容纳的量子比特的数量低于142。这一成果为构建更大规模量子计算机奠定了基础,相关论文发表于...
2025-01-17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赵竹青)12月19日,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智能芯片应用场景及选型需求技术交流会暨“智越计划”首次全体会议,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成功举办。来自政府、科研机构与产业界的80余家单位近两百位代表参加会议。 当前,智能芯片已经成为大国科技博弈的核...
2025-01-17一颗芯片,不到3年,从0到1,从预判趋势到变成现实,北京辉羲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羲智能”)创下行业最快自研推出7nm大算力车规高阶智驾芯片的纪录,其发布的光至R1芯片成为首款国产原生适配Transformer大模型的车规级大算力芯片。 当谈起创业和研发过程中的故事,辉羲智能联合创始人杨玥说:“在20...
2025-01-172024年8月,备受瞩目的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正式发布了题为《美国与欧盟芯片法案对比分析》的深度研究报告。该报告详尽地探讨了美欧两国在芯片产业领域所面临的脆弱性,深入剖析了美欧芯片法案之间的异同点,并密切关注了双方在芯片领域合作的最新动向。元战略团队精心编译了此报告的主要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窥探美欧...
2025-01-16在进入下半场的汽车智能化争夺后,自动驾驶成为了车企的“胜负手”。而在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一直是标杆,早期采用了Mobileye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此后换成了英伟达的芯片+自研算法的软硬解耦方案,如今回到了基于自研芯片以及自研智驾算法的“重软硬一体”的策略。 这也带动软硬一体方案成为了自动驾驶行业的新趋势。近日,辰...
2025-01-16